采访时间:2019年6月25日
采访地点:香港正挂挂牌最新资料险展厅
人物小传
姚祥利,1954年7月出生,1974年从黑龙江农垦农场被推荐到北京广播学院英语专业学习,是广播学院恢复办学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。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人民银行外事片,来到原人保公司再保险处工作,曾从事再保分入业务的账务统计、国际业务承保与理赔等工作,历任再保部分入处处长、中保再海外业务处处长、中国保险(印尼)公司总经理、中再集团存续部副总经理、华泰经纪副总经理、中再寿险董事等职务,2014年退休。
从工农兵学员到再保险人
问:姚总,您以前在黑龙江工作,后来是怎样跟再保险结缘的?
姚祥利:我之前在黑龙江农垦农场工作,1974年被推荐到北京广播学院英语专业读书。毕业以后,我被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,当时人民银行的办公地址在三里河,和财政部在同一栋楼。人民银行安排我去西交民巷22号的外事片报到,也就是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起来的统称。因为保险公司需要人,我就被分配到保险公司的再保处。外事片负责人事工作的一位崔处长接收了我的报到介绍证明,告诉我保险有96人,有“广大上青天”五家分公司,也就是广州分公司、大连分公司、上海分公司、青岛分公司和天津分公司。
1978年2月1日,我正式来到再保险处办公室工作,当时的处长是王道,副处长是刘恩正。再保处有三摊业务,分别是亚非摊、欧美大摊和分出账单摊。亚非摊有王仲石、姚和真、贾连保、丁桂敏4人;欧美大摊有王道、张鑑、罗烈先、李桂清、杨大荣、沈喜忠、张栓林、张永裕8人;分出账单摊有刘恩正、徐文智、姚洁忱、杨启琴、周庆瑞、汤琛6人。
1979年陪同德国经纪人游览颐和园
无论是再保处还是整个保险公司,人员都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,大部分都是老同志,青年人少,工作场景就是这些老前辈头上戴着度数很深的眼镜,胳膊上戴着蓝色的套袖,手里拿着大算盘。当时处里面没有专业书籍可以供新人学习,也没有什么可看的资料,就类似师傅带徒弟、口口相传、手把手教。我之前没有学过再保险知识,就跟着罗烈先前辈学习,跟她做欧洲的分保,做威利斯(Willis)经纪人的业务,从登记账单、统计业务大账做起。
回忆办公场所变迁
问:当时的办公条件怎么样?再保人办公场所后来又经历了哪些变迁?
姚祥利:我刚工作时在西交民巷22号,一进门是一栋L型的二层小楼,用来办公,一共20多间屋子,大部分房间是保险公司的办公室,其余是中国银行一些部门的办公室。再保险处的三摊业务,每摊业务一间屋,那时候办公场所简陋,没有单独房间,都是挤在小房间里办公。当时我们新来的大学生工作和生活都在22号院里,院里有两栋木板房,分别是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。
1979年、1980年以后,西交民巷的办公用房更不够用了,就在这个楼的东边又盖起了一个二层楼。整个二层就给了再保处,这个时候条件算有所改善。
1979年左右,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筹备盖一栋办公楼,就找了阜成门立交桥东南角的地方,双方按照人员多少比例,共同出资。1984年成立再保部,徐文浩任部门总经理,下设三个处室——分入处、分出处、账单统计处。分入处处长张鑑,副处长钱建忠;分出处处长周庆瑞;账单处处长杨启琴。做再保的人员队伍更壮大了,办公楼更不够用了。到1986年5、6月份我们就正式搬到了新阜成门大楼,办公条件有所改善。
到1996年,中保集团成立,下设中保再、中保寿和中保财三家。我记得是1996年2、3月份从阜成门分家了,租用北太平庄的一栋4层楼办公。当时的北太平庄还不像现在这么繁华,没有什么大的建筑。那一段的工作条件也非常艰苦,大家风里来、雨里去。
1998年以后,中国保监会成立,中保再改名为香港正挂挂牌最新资料险公司。业务不断发展,人员队伍不断壮大,加上华泰经纪也划归中再,为了解决办公拥挤的问题,中再集团就搬到了现在金融街的这栋大楼。这几年办公条件真的是越来越好,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。
西交民巷22号办公楼 阜成门大楼 紫薇大厦
从记账做账到分入理赔
问:您刚到再保的时候承担了哪些工作,是怎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?
姚祥利:我刚到再保的时候,就是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:记账,主要是一些往来函和账单。记了一年之后,就该做大账了。做大账就讲究细,要细细地核对,这在当时算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。成立了再保部之后,我就负责做承保业务了。我承保主要做威利斯(Willis),正是原来罗烈先老前辈教我的那些业务。其实,公司这时候很注意培养我们这些新来的年轻人,很快就让我们负责承保了。
1984年青年节团组织包饺子活动
1983年,部门领导安排我与电脑部协作,负责录入再保险的业务。每一笔业务都要有编号,凡是国外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往来的,我们都进行了登记录入,一共有3000多家公司,每家公司都要编电脑代码。这项工作从1983年开始一直到1986年左右,才基本上把业务全都录入进去,标志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第一次完成录入业务这个工作,并纳入了国家级星火计划进行考核。这个项目的出色完成,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表扬、肯定。后来我被提拔为分入处处长,1997年以后到中保集团印尼公司工作了六年,2003年回国后,我担任存续业务部副总经理,2004年到了华泰经纪担任副总经理,2009年到中再寿险担任董事,直到2014年退休。
问:您后来从事了几十年的再保分入、国际业务理赔方面工作,经历了很多重要事件。在这过程中,有没有让您印象比较深刻的事?
姚祥利:在再保部奋斗的那段岁月,记忆最为深刻。1985年我曾经跟再保部的副总经理王仲石一起到伦敦处理一笔承保纠纷。我们省吃俭用,两个人一个多星期才花了不到100镑。当时王仲石已经年过花甲了,白天晚上不停地翻看卷宗、跟律师会谈,累得不行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们最终赢得了官司,获得7000多万英镑的赔款。这个案子在当地颇负盛名,成为伦敦再保险市场一个典型案例,后面类似的案子或者官司,都以这个案子为准。虽然没有明文规定,但已经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。我们聘请的这位律师也因为这场官司,在当地保险界声名鹊起,成了他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大合伙人,现在很多与保险业务有关的官司还是会去找他。
还有一件事就是1986年之前,再保做了不少的核电业务。那时候全世界总共有240个核反应堆,我们再保分入就做了220个,几乎涉及全球的核电业务。但是幸运的是,我们没有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业务,这个核电站发生事故,我们没有损失。那时候我国正在建设自己的大亚湾核电站,所以我特别也关注了这个事故,印象十分深刻。
中再精神 薪火相传
问:您讲了很多再保老前辈忘我工作的故事,他们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?
姚祥利:老一辈的再保人工作非常认真,勤勤恳恳,他们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,有什么脏活累活也都主动承担。当时的王仲石、汤琛,业务做得非常好,打算盘更是一流的;张鑑当时已60多岁,是比较早期的爱国归国人员,有一次男卫生间下水道不通,他弯腰伸手去把堵塞的东西掏出来,我当时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1986年再保部分入处办公室合影
正是因为老前辈们树立的榜样,我才坚持到了今天。第一,当年从美国回来的几位再保前辈,他们做了一辈子再保险工作,就证明这个行业是有价值的。第二,对待工作一定要认认真真、勤勤恳恳、踏踏实实。那时候每天三四十笔业务都要用电传,为了节省电传费用,所以创造了很多缩写,老一辈人就非常耐心地把这些东西口口相传教给年轻人,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记忆。
问:老再保人踏实勤奋的精神让您深受触动,您这一代再保人忘我奋斗的精神也鼓舞着新一代再保人。您对现在的中再集团和新一代员工有什么寄语和期望?
姚祥利:中再人一直任劳任怨,人心比较齐,素质也很高,有冲劲,有干劲。现在的领导班子做事情沉稳大气,思路宽广,有雄心壮志,这是公司的福气。我真切地感觉到现在整个公司发展很不错,做得很好。我发自内心地希望中再集团的未来能够越来越好。
在印尼期间拜访中国驻印尼大使